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叶面铺展吸收测试毕业论文

 2021-04-28 11:04

摘 要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兼具吡唑结构的广谱型杀菌剂,具有活性高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但是其本身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限制了它的使用。而现在兴起的微胶囊技术有效的克服了这一缺点。本文先研究3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制备的最佳工艺路线,再以斑马鱼做为实验对象探究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的毒性。

本文以吡唑醚菌酯为囊芯,油溶性单体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考察了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以及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试验最终成品的影响。并确定了以2.5%SP7125为乳化剂在65℃的条件下固化6.5个小时的最佳制备工艺路线。同时以最优工艺路线制备成吡唑醚菌酯微囊样品进行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吡唑醚菌酯制备成微囊悬浮剂能明显的降低它的毒性。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性能指标、毒性测试

Preparation and toxicity test of pyrazole ester microcapsules suspension

ABSTRACT

Pyrazole ester is a broad-spectrum fungicide with pyrazole structure, high activity and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But its own toxicity to aquatic life limits its use.However, the emerging microcapsule technology has effectively overcome this shortcoming.In this paper,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30% pyrazole ether microcapsules suspension was studied first, and then the toxicity of pyrazole ether microcapsules suspension was studied in zebrafish.

In this paper, pyrazole ester microcapsule suspension wa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with pyrazole ester as the core and oil-soluble monomer MDI (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as the wall material.The influence of the choice and dosage of emulsifier, curing temperature and curing time on the final product was investigated.And determine the emulsifier for 2.5% SP7125 at 65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ing the best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oute 6.5 hours.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al route was used to prepare pyrazole ester microcapsules for toxicity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ation of pyrazole ester into microcapsules suspension could obviously reduce its toxicity.

Key words: pyrazole ester microcapsules suspension, performance index, toxicity test

目录

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的制备与毒性试验 1

摘要 1

1.前言 1

1.1吡唑醚菌酯简介 1

1.1.1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 1

1.1.2吡唑醚菌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1

1.2微囊悬浮剂的概述 2

1.2.1微胶囊技术简介 2

1.2.2农药微囊悬浮剂的优点 3

1.2.3微囊的制备方法 3

1.2.4界面聚合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 4

1.3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5

2. 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表征 5

2.1实验原理 5

2.1.1MDI与水的反应 5

2.1.2MDI与胺的反应 5

2.1.3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6

2.2药品与试剂 6

2.3试验仪器 7

2.4试验过程 8

2.5产品性能表征 9

2.5.1光学显微镜观察 9

2.5.2粒径分布 9

2.5.3悬浮率的测定 9

2.5.4pH值的测定 10

2.5.5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释放方式 10

2.5.6热储稳定性 11

2.5.7冷储稳定性 11

3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的毒性试验 12

3.1试验原理 12

3.2试验材料: 12

3.3试验药品: 12

3.4试验仪器: 12

3.5试验方法: 12

3.6试验过程: 13

3.7试验总结 15

4结果与讨论 16

4.1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 16

4.2固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17

4.3吡唑醚菌酯微囊的表征 19

结论 20

致谢 21

1.前言

1.1吡唑醚菌酯简介

1.1.1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是2000年BASF公司推出的一种兼具吡唑结构的广谱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b破坏呼吸作用[1]。吡唑醚菌酯的CAS登记号为175013-18-0,化学名称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学式:C19H18ClN3O4;分子量:378.82,化学结构式如图1-1所示[2]

图1-1 吡唑醚菌酯结构式

吡唑醚菌酯原药在室温下为白色或浅肤色晶体,密度:1.367g/cm2,熔点:63.7-65.2℃,沸点:200℃,储存条件为0-6℃,在大气中半衰期为1.7h,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9g/L,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100.8g/L,在丙酮、甲苯等常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大于500g/L[3]

1.1.2吡唑醚菌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我国农药市场上出现的主要的吡唑醚菌酯剂型有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4]。虽然吡唑醚菌酯有着杀菌谱较广,活性高,与环境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是吡唑醚菌酯易光解,以上几种剂型都会导致其有效成分的流失[5]。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吡唑醚菌酯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吡唑醚菌酯剂型如下表1-1所示

表1-1 吡唑醚菌酯制剂的部分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

剂型

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

20%水分散粒剂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0%悬浮剂

美国默赛技术公司

25g/L乳油

江西海阔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可湿性粉剂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30%水乳剂

巴斯夫欧洲公司

18%悬浮种衣剂

巴斯夫欧洲公司

9%微囊悬浮剂

山东省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5%微乳剂

(注:本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药信息网。2019.04.10)

1.2微囊悬浮剂的概述

1.2.1微胶囊技术简介

农药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是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剂型,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Pennwalt公司最先研制成功,随后世界各个国家也开始研究[6]。微胶囊的大多为活性药物作为芯材,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作为囊壁。其一般粒径为1-40μm。微胶囊的结构是复杂多样的,囊壁材料的不同就会导致相同芯材的微胶囊具有不同的形貌和大小。目前国内外已经商业化的农药微囊悬浮剂品种如下表1-2。

表1-2若干商品化农药微囊悬浮剂品种

Tab.1-2 Several commercial pesticide microcapsule suspensions

农药活性成分

含量/wt%

产生厂家

阿维菌素

5

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氯氟氰菊酯

2.5

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毒死蜱

30

山东省淄博绿晶农药有限公司

联苯菊酯

5

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噻唑膦

30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噻虫啉

2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吡虫啉

15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吡唑醚菌酯

9

巴斯夫欧洲公司

烟碱·苦参碱

3.6

黑龙江省平山林业制药厂

辛硫磷

30

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

咪鲜胺

30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精异丙甲草胺

45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唑磷

20

山东德浩化学有限公司

甲基嘧啶磷

30

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

丁草胺

25

黑龙江省平山林业制药厂

野麦畏

40

江苏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2

河南世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本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药信息网。2019.04.10)

1.2.2农药微囊悬浮剂的优点

  • 增强农药的稳定性。
  • 延长囊芯有效成分的释放时间[7]
  • 掩盖囊芯材料的刺激性气味。
  • 降低农药毒性。
  • 保护囊芯活性成分。避免其受外界因素而导致活性成分的流失。

1.2.3微囊的制备方法

目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其中主要采用化学法来制备微囊悬浮剂[8]

①物理法: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